好幾年前,我在網路上搜尋到一個「俄國」佛教團體的網站,他們接受贊助,翻譯藏傳經典,然後會公開給大家分享及參考。如同中文網站cbeta。
不過,自從俄烏戰爭開始,網站運作就不順利,許多文章連結也都消失。
其中,我看到一個「極簡短」的「孔雀明王(佛母)咒」,那時Ai尚未問世,故意義不好理解。
●孔雀明王(佛母)心髓(咒語):
oṃ piśune svāhā
(音譯:嗡 皮素內 梭哈)
初步感覺,這是「怪咒」?
因為Piśune源自Piśuna,大意是「惡口的、搬弄是非的、誹謗的、挑撥離間的(常指口業不善)」,也可指「挑撥者」、「誹謗者」(作名詞時)。
結果不久前,因緣成熟,我在另一個國際專業譯經網站84000.co,再次發現了這個咒,他們做了註解。
也就是在「短咒之前」的藏文經文,其實是:namaḥ samanta buddhānām apratihata śāsanānām (敬禮於遍一切佛及其無障礙(無能勝)之教令)
所以,更完整的咒應該是:
namaḥ samanta buddhānām apratihata śāsanānām
敬禮於遍一切佛及其無障礙(無能勝)之教令
oṃ piśune svāhā
嗡,誹謗者/挑撥者,svāhā!」
但piśune太令人困惑了,假如只唸oṃ piśune svāhā,難不成要修煉成「惡口成就者?挑撥成就者?誹謗成就者?」
因此,我利用與Ai討論及分析,piśune 的可能作用與密義如下:
(警告!僅供參考)
(警告!僅供參考)
1. 詞性與語氣
piśune 是呼格陽性單數(vocative masculine singular):「喂,誹謗者!」
呼格用於直接對某對象發出力量(呼喚、指令、驅使),在咒語中極具「施力」功能。
2. 可能密意(對象)
(1)外在敵人:造謠誹謗、挑撥者,破壞修行、法脈、僧團的人。
(2)內在煩惱:語業中「惡口、兩舌」的心習氣與業力(karma)。
3.咒語可能功效:
(1)防止他人誹謗、挑撥、人際紛爭;
(2)化解自身口業;
(3)淨化自心語業、斷除挑撥心念;
→這條咒語,極可能是一種結合「禮敬諸佛」、「信賴其無礙(無能勝)教令」與「降伏誹謗之力」的口業調伏咒。
→您覺得呢?
●咒語來源--甘珠爾大藏經:
Ārya mahāmāyūrī garbha
(聖摩訶摩由利心髓)(聖孔雀明王心髓)
འཕགས་པ་རྨ་བྱ་ཆེན་མོའི་སྙིང་པོ།
’phags pa rma bya chen mo’i snying po
The Noble “Quintessence of ‘The Great Peahen’”
— Toh 943, Degé Kangyur, vol. 100 (gzungs, e), folio 282.b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